
(原标题:阿里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%配资界,“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投资或偏小”!港股通恒生科技ETF(520840)近一周吸金超1.1亿元)
11月25日,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二财季(2025年第三季度)财报,财报显示,集团收入约2478亿元,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,收入同比增长15%,再超市场预期!截至2025年11月25日收盘,Wind数据显示,“阿里”含量超18%的港股通恒生科技ETF(520840)收涨1.15%,换手12.59%,成交1.44亿元,市场交投活跃。
港股通恒生科技ETF(520840)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,“ATM”(阿里、腾讯、小米)合计权重超45%。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一键布局港股科技核心产业链,AI含量高,涵盖了AI全产业链的核心龙头标的。从行业分布来看,指数聚焦于电子、传媒、计算机、互联网等科技领域。
截至11月24日,港股通恒生科技ETF(520840)近1周(11月18日-11月24日)规模增长超5222万元,近1周份额增长7650万份。
资金流入方面,截至11月24日,港股通恒生科技ETF(520840)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,合计“吸金”1.14亿元。
据央广网,财报显示,阿里对AI+云、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投入持续收获成效,核心业务强劲增长。其中,阿里云季度收入达398.24亿元,同比增长34%,增速再创新高;大消费平台协同效应显著,即时零售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快速增长。基于对未来的发展信心,阿里将在两大战略方向上持续投入,驱动长期增长。
据科创板日报,“未来三年,人工智能资源整体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行业内不仅新的GPU基本上是跑满的,甚至是上一代或者是三年、五年前的前几代的GPU都是跑满的,所以就现在三年之内,看到所谓的AI泡沫应该是不太存在的。”吴泳铭说道表示,考虑到客户需求的旺盛,此前提及的3800亿元人民币投资可能显得偏小。
太平洋证券认为,近期海内外AI产业持续推进。海外方面,谷歌Gemini3.0进一步拓展大模型智能边界,并推动图像生成模型NanoBanana迭代。国内方面,阿里千问App的推出为Qwen系列模型搭建体验入口,并为后续利用AI技术打通阿里在地图、购物等领域的应用生态打下基础。关注头部公司AI底层模型技术演进方向,尤其是多模态生成能力提升,有望推动电商、广告营销、游戏、影视等领域AI应用迎来加速增长;以及互联网大厂利用AI技术打通应用生态、建立商业闭环的进展。
银河证券认为,业绩稳健增长,持续加大AI投入港股主要互联网公司2025年以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。同时,港股互联网头部公司在AI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,这反映出头部企业在AI算力基建、模型研发与场景落地方面的战略优先级不断提升。依托自身技术积累、数据资源与用户生态,有望在技术发展与场景拓展中形成良性发展闭环。
国信证券表示,预计将持续看到AI助力互联网巨头提升变现效率,同时2026年或是巨头AI Agent与生态协同的元年。过去两年Open AI的技术领先差距逐步收敛,AI对于国内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应用阶段较海外有所落后。从Capex投入的角度,国内巨头晚于海外一年开始增加投资。海外资本开支显著加速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,其中以微软最为迅速,然后谷歌、亚马逊与META陆续加大投入。国内整体资本开支规模增长从2024年中旬开始,并且由于低基数增幅更为明显。展望2026年,我们认为AI将继续加速港股互联网的主业发展,并且AIAgent与巨头生态的协同或将带来新的商业化机会。
港股通恒生科技ETF(520840)一键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便利工具。该指数还配备了场外联接基金(A类:025734;C类:025735)。

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